新闻中心

您当前的位置 >> 首页 >> 新闻中心

7大工程齐头并进 成都迈步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城市

浏览次数:   日期:2013/8/12 14:35:13   作者:飞进物流-散货运输部

 

近年来,成都经济发展表现不俗,以引领西部新方向的姿态,走出了一条内陆城市经济发展的转型之路。

    2012年,成都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138.9亿元,名列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三位,仅次于广州和深圳,GDP总量已相当于上海的五分之二,逼近北京的二分之一,树立起世界财富之城的新坐标:“投资中国,首选西部;投资西部,首选成都”。

    不久前的6月,主题为“中国的新未来”的成都全球财富论坛,已邀世界500强企业家共赴“成都盛宴”。而就在这场盛宴启幕前一天,65日,成都市正式对外公布《成都市建设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城市行动方案(2013-2017年)》。这意味着,成都要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进一步提质升位,通过树立全球视野、追求更高目标,成为带动和辐射西部地区扩大开放的重要通道和内陆开放示范城市。

    找准当下发力的点位,成都的活力将再次迸发。

    比较优势+产业基础

    服务业核心城市再起跳

    按照全省“三大发展战略”部署,在实施多点多极支撑发展战略中,将支持成都领先发展,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而成都要在全国副省级城市和特大城市中进一步提质升位,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更需要树立全球视野、追求更高目标,要以海纳百川的气魄,兼容并蓄。

    “从成都飞欧洲,比从上海出发还要快两个小时。”成都财富全球论坛上,一家世界著名航空公司老总现场“算账”,令人印象深刻。更深刻的则是跳动的数据:财富论坛之前,成都开通国际及地区航线为50条,而截至6月底,这一数字已升至65条。

    这让成都人值得骄傲。美国邓恩汽车公司总裁迈尔克·邓恩如是形容:“成都发展速度比飞机的速度还快。”27年前,他第一次来成都,双流机场每天只有三个航班,而如今,双流机场已成为中国航空“第四港”。

    这样的速度,不仅体现在“载人”上,也体现在“成都造”的产品上——4月,成都开通至波兰罗兹的国际铁路集装箱直达班列,“成都造”摆上欧洲货架的时间,从原来的40天缩短为14天。“不仅是明显的区位优势,成都还具备了良好的产业基础。此外,成都也是获批的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成都市商务局方面表示,目前,身处全球第四轮也是迄今最大规模的国际产业转移浪潮中,成都已走到了全新的历史性节点上,“审慎考量了成都国际化水平,其对外贸易、外商投资、外国领事机构设立、国际定期直飞航线开通等多项指标均领先西部,成都已具备率先推进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城市建设的比较优势和基础。”

    有业内人士看到,《行动方案》的出炉,实际上是奠定了未来若干年成都在全球竞争中的实力和地位。

    对外开放+国际化水平

    7大工程建设筑牢现代服务经济

    此前,成都已被视为西南地区当之无愧的商贸中心,全市大力发展以生产性服务业为主体的现代服务经济: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迅猛、金融外包及后台服务中心等金融机构加速集聚、会展经济蓬勃发展……

    眼下,叠加了成渝经济区、成都天府新区等机遇的成都,开始着力迈向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城市。

    两者有何不同?

    成都市商务局相关负责人解读认为,“两者发展目标不同、发展能级不同、辐射范围不同。”显然,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更加强调成都作为商贸中心的国际贸易功能,“目标是加快建设联接我国西部地区与中亚、西亚、东南亚和南亚地区的贸易通道和核心枢纽,构建国际货物和服务产品进入中国中西部市场的分销中心、中西部货物和服务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内陆口岸,打造以‘国际采购、全球服务、区域分拨、城际配送'为主体功能的全球贸易物流节点城市。”

    成都如何成为这个节点,代表西部与东部乃至全球对话?

    《行动方案》明确指出,2013年至2017年,成都要加大国际采购交易中心城市、国际化消费中心城市、国际贸易口岸城市、西部服务贸易中心城市、国际会展名城、西部金融创新中心、世界美食之都等7大工程建设,“初步形成区域性国际贸易中心城市服务功能,成为带动和辐射西部地区扩大开放的重要通道和内陆开放示范城市。”

    可以预见,“后财富”时代的成都,已明朗地传递出未来的方向与信号:努力把成都建设成为国际贸易功能发达、覆盖西部、服务全国、辐射亚欧、通达全球的西部国际贸易核心增长极,率先形成对外开放和国际化比较优势,努力承担带动西部开发的国家战略平台功能。

飞进物流